近年来,为有效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过渡性就业,兰草镇立足实际,精准发力,通过机制创新、动态监管、规范运行三个维度协同推进,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民、岗位效能充分发挥。
审批开发“抓细”,夯实规范管理基础。严格按照公益性岗位开放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突出“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属性,提前谋划,实现按需设岗、人岗相适,确保岗位设置与群众需求、镇域发展规划高度契合,不断提高公益性岗位开发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今年来,共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2个、农村公益性岗位81个。
日常管理“抓实”,提升在岗履职效能。建立“每月工作纪实”制度,要求岗位人员定期上传3张带有专属水印的工作现场照片,直观记录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不定期、随机性的实地抽查,对在岗人员的出勤情况、工作成效进行多维度核查,形成“线上留痕+线下验证”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有效杜绝“挂名领薪”“出工不出力”等现象,确保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岗位人员的履职质量。
制度建设“抓长”,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兰草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益性岗位的招用原则、选拔程序、补贴标准、服务期限、岗位职责、日常管理、考核评估及退出等机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监督护航”的长效机制,推动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下一步,兰草镇将持续深化公益性岗位的精细化管理实践,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社区精细化服务等领域拓展岗位功能,不断激发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营造“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家园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