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街道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千村万路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街道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增强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加强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各村(社区)重点排查农村道路路面状况、临水、临崖、警示标志标牌、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
(二)加强路面执法巡查管控。各村(社区)、相关部门要根据农村道路交通特点、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发生规律,合理调整执法力量,在农村主干道、集市、学校、工地等重点区域以及节假日、赶集日、农忙集中出行等重点时段,依法从严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同时,整合派出所、交管站、农业农村等资源,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队伍,形成执法合力。
(三)开展安全宣传劝导。各村(社区)不定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深入一线,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增强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利用微信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交通安全常识、路况提示信息、典型案例分析等,扩大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在村庄出入口等关键位置设置交通安全劝导站,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交通安全劝导,及时制止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四)健全长效防控机制。结合农村道路基础条件较差、车辆安全性能较差、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较差、管理力量薄弱的短板问题,聚焦事故多发、风险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常态化抓好隐患治理、执法巡查、宣传劝导等风险防范措施,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不断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水平。
二、时间安排
“千村万路治理”自2025年5月开始至2026年12月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5年5月至6月)。各村(社区)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研究制定工作治理计划,细化具体治理措施等。
(二)集中治理阶段(2025年6月至12月)。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深入开展隐患治理、执法巡查、宣传劝导及机制建设等强化治理成效。
(三)巩固深化阶段(2026年1月至10月)。根据前期治理成效,拓展分级分类治理范围,提炼推广经验做法,强化交通安全管控措施。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6年11月至12月)。全面总结评估“千村万路治理”整体情况,推动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责任。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任务清单、责任分工、时序进度等,建立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
(二)加强部门协作。要强化统筹协调,密切部门配合,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分批分类推动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治理。
(三)加强信息报送。各村(社区),街道各单位要确定人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