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灵山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灵山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4-04 11:58
 作者:灵山镇信息发布员

2022年以来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灵山镇发展极具考验和极不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灾情的冲击影响,镇人民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稳、防、提、创”四字策略和“防风险、强信心、促转型、开新局”总体要求,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凝心聚力,拼搏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强基础,补短板,巩固脱贫成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整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限时问题清零销号,常态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坚持防止返贫和动态监测机制常态推进,扎实开展集中排查、第二轮集中排查及“回头看”工作,联村领导带队入户,务实核算查看,深入细致研判,及时动态调整,确定新增纳入监测对象17户54人、退出2户5人,待审定2户5人,全面巩固提升663户2289人脱贫稳定增收。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其中,危房改造19户、饮水补短52户、雨露计划资助81人,大病救助26人、开发村居公益性岗位72个,全额代缴医保647人(全镇医保缴费490余万元,医疗报费785余万元),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2022年度巴中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一年来,我们抓培育,重巩固,把握市场导向,确保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始终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强镇之基、兴镇之本,持续优化灵山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板块”,着力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依托灵山“粮油+养殖”种养循环产业带建设,坚持干部引领,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承办,群众参与机制,持续支持、发展壮大金星、巴灵台、元柏、民意等5个养牛大户,金星、民意、巴灵台、元柏、天花、凉亭15个生猪养殖基地,巴灵台、元柏、天花6个肉鸭和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巴灵台有机大米基地,巴灵台、民意等3个生态水产养殖,巴灵台、民意、朝阳、凉亭、金星8个水果基地。2022年,实现肉牛存栏650余头,出栏商品猪3.8万头,出栏土鸡、肉鸭70万只,水果种植达到产销两旺,开始盈利;强化管护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巴灵大米、巴灵爱媛、巴灵烘干鸡等特色品牌,实现了各村居都有一个或多个特色农业产业,构建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重安全,保稳定,治理大操大办,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治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常态化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高度重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国家安全、邪教等防范宣传,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燃气安全、自建房安全、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等专项整治,全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年累计集中开展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4次,开展交通道路安全检查45次,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85起,交通执法检查65次,收缴违法车辆21辆,处罚酒驾5人;通过敲门行动,到户宣传粘贴安全综合宣传单3600余户,有效遏制、消除了安全事故风险,学生暑期防溺水工作得到市、县的肯定,被巴中市电视台专题报道;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建设,扎实推进逐级信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共化解各类信访案件47起。大力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常态化治安检查,全镇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金星获得2022年度省级“六无”平安社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日宴”“升学宴”“房子酒”等陈规陋习。2022年共劝导白事简办20余起,制止升学宴8起、生日宴5起、房子酒10余起。通过干部带头不办,村规民约约束,做到了红白喜事简办,杜绝了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一种新的人情往来理念正在构成并逐步形成共识,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惠民生,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始终坚持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工作落脚点,积极推进各类民生事项落地见效。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社道路硬化3.5公里,整治水毁道路8处,整治塘库3口,整治村居办公阵地3个,完善场镇和3个聚居点的亮化和天网工程,改造电力线路5处、增设变压器2个;完成巴灵台景区路网全面整治,广场、上山梯道、寺庙的维护维修,标识标牌的更新,顺利通过省文旅厅的验收;高效完成辖区镇广高速600余亩土地、37套房屋、151座坟墓的征拆工作,全力保障了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巴灵台康养中心顺利完工并进入运营筹备阶段。二是惠农政策及时兑现到位,2022年度,通过“一卡通”兑现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70余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80余万元、稻谷补贴41万元、种粮一次性补贴48万余元、低保23余万元、社会救济13万元、优抚定补90万元、计划生育奖特扶23余万元等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合计688余万元。三是提升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突出为民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有话好好说,有事帮您办”服务平台,创新便民服务方式方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被评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

一年来,我们转作风,增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转作风、增效能。不断学习党的政治方针和政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法治思维不动摇,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认真办好人大议案,虚心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整治慵懒散绕浮拖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廉政风险防范防线;始终坚持量力而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砍掉不必要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杜绝浪费,做到既保障基本运转,又支持中心大局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积极稳妥保障支出与政府良性运转;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思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同步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聚焦“3+3”特色农业,全面推进各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打造元柏社区党建引领三产融合致富长廊,其“支部主导+市场经营+全民股东”发展模式,获评“巴中市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强宣传,重效果,生态治理有效,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本底。坚定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部署要求,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底线、耕地和生态红线,打好污染防治“四大战役”,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全镇党员干部最大的责任和担当。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加强河流和近岸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五清四乱”专项行动,推动生态环境卫生长效治理;专班负责15个生猪养殖基地环保常态化督查暗访,整治规范生猪养殖基地环保问题2个,河道水污染1个,解决环保信访问题3个;关注支持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村居新添置垃圾分类装置10套,新建元柏污水处理净化设施一处,改造完成场镇污水处理提档升级;基本形成户入桶、村居收集、镇集中转运的治理模式,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长效机制基本健全。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应对复杂局面中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村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镇村债务总量较大,债务瓶颈短时间难以突破,安全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面临困难,景区业态提升难度大;部分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差,增收措施创新不够等问题。面对这些难题: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紧跟党走;我们只有锁住目标、团结一心、同心同向;我们只有振奋精神、务实拼搏、奋永向前,决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迎接新挑战,我们斗志昂扬;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澎湃。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紧紧围绕产业转型、项目投资、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全面发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新时代灵山镇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为确保2023年全镇各领域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把握政策机遇、立足现有基础、突出特色优势,持之以恒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富农增收上实现新跨越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全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强化统筹规划,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三是抓住元得兰片区“粮油+肉牛”省级示范园区建设机遇,坚持“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统筹多方力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大力发展“海福特”肉牛养殖,实现年存栏海福特母牛300头以上。四是抓住镇广高速建设、抽水蓄能、矿泉水生产等重大项目,以差异资源开辟共富路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深化“企业+基地+农户”“互联网+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增收新路径。

(二)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开启新征程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步提高粮食产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350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开展撂荒地巩固,全面推行“田长制”,稳妥推进耕地“非粮化”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让“良田”“粮用”,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持续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食播面稳定在1.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万吨以上。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体系上达到新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双拥、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方志、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气象、地震、科协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落实好乡镇居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孤儿养育保障等政策;不断完善镇村卫健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镇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扩宽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

(四)着力风险防范化解,在建设和谐社会上营造新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认清形势,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把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持续开展书记镇长大接访,干部下访,民生诉求“大起底”活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深化拓展“法律七进”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个责任”,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强化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突培训演练,筑牢安全思想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抓好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燃气、自建房整治,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五)着力景区多元开发,在农旅深度融合上展现新作为

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契机,充分利用巴灵台大米,巴灵台爱媛等特色农业产业产品,充分利用镇广高速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铜锣湾富锶、富偏硅酸、富硒矿泉水资源等,走出一条以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采摘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六)提质增效强建设,在激发政府作为上更加从严从实

加强政治建设,展现政府担当。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践行严细深实作风,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对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决策、定下的目标、看准的事情,始终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绝不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真正用政府忠诚担当扛起时代发展重任。

加强廉政建设,展现政府本色。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的基调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进正风肃纪,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强化关键环节和风险岗位监督,推进财务、政务、事务公开,防止任性用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县委九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扎紧制度笼子,紧盯项目建设、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

加强法治建设,展现政府公信力。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促进政府工作不断改进,把群众期盼的事、政府承诺的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坚持行胜于言,全面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形象。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努力在变化变局中抢抓机遇、在成效成果中增强信心、在苦干实干中砥砺奋进,全力推进灵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bob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