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镇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力产业提质增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以中药材、肉牛产业为核心,实施“基地+加工+品牌”全链条提升行动,完成500亩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扩面,加快对接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开发中药饮片、提取物等产品;推动肉牛存栏量突破1500头,探索“中央厨房+养殖基地”直供模式,提升肉牛产品附加值。持续优化羊肚菌种植项目,探索更科学的种植模式,力争种植面扩至200亩,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二是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围绕鞋服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由主要领导带队持续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力争签约落地项目1个。落实“一企一专员”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工等问题。三是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扶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计划新增市场主体15家,推动更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开展脱贫户、监测户走访,对因灾因病致贫风险户实施“一户一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就业带动,加快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增收,探索“庭院经济+电商”模式,帮助脱贫户销售禽蛋等农产品,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三是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加快推进场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着力完善农村交通路网、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切实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提高参保率;建立困难群体动态监测机制,完善“资金+服务”救助模式,对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实施精准兜底保障。二是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开展“技能提升+岗位对接”专项行动,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招聘会,促进更多劳动力就业创业。三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生态治理长效化。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巩固环境问题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畜禽养殖等重点污染源的管控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二是安全生产精细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道路交通“百日攻坚”年等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应急演练“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社会治理多元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作用;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健全特殊群体关爱帮扶体系,防范化解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