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加固薄弱环节,整改突出问题,营造安全、清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县委政法委的工作要求,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从严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消除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学校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任务分工
(一)综治办:联合各单位(部门),牵头负责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作。
(二)派出所:负责加强学校周边社会治安,依法快速严厉打击侵害学生安全的犯罪活动,负责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管控;督促派出所与学校建立“点对点”“一键报警”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学校保安人员的管理、培训;依法打击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违法行为,及时处置有关群体性事件。
(三)司法所:负责协同学校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法律进校园等相关活动。
(四)卫生院:会同学校做好学校卫生安全监测,提出学校相关防控意见、建议,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做好学校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及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人员救治工作。
(五)电管所:排查校园及周边用电线路安全隐患,负责做好对学校用电的正常供应,并做好学校应急用电保障工作。
(六)食药办:负责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管指导,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做好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置工作。
(七)应急办:负责校园内安全排查鉴定,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工作;牵头解决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指导做好校园用电、用气、用火等安全工作;检查学校各类设施设备、下水道、井盖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即停用并立即整改;检查实验室人员管理,有毒、有害、易爆等实验用品的管理,确保学校各类危化品安全;对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文广站:负责排查校园周边是否存在非法经营网吧、电子游戏厅、娱乐场所等不健康场所,排查各文具、书店是否存在不健康、低俗等书刊及影像制品。
(九)交管站:联合交警队加强学校上学、放学期间周边交通秩序巡控,依法依规快速查处未经许可从事集中接送学生上下学行为的车辆,查处超员、超速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协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等。
(十)民政办:排查校园及周边有无乞讨、流浪人员,协助开展各项宣传工作
(十一)学校:切实扛牢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体责任,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类安全检查、整治工作,加强校园“两道门”、监控的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等。
三、工作措施
(一)集中整治。联合学校、派出所、卫生院、食药办、综治办、应急办、文广站等单位(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排查和整治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卫生。
(二)加强日常监管。落实派出所、食药办、综治办、应急办等单位(部门)的职责,确保常规巡查、联合执法频次。在上下学时段,加强执法,确保上学和放学秩序,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三)落实责任。压实各联防联控单位的监管责任,各负其责,切实整治学校安全隐患,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派出所、卫生院、综治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
(二)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充分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站位和工作责任感,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和卫生整治取得实效。
(三)加强联防联控。强化齐抓共管,公安、执法、市场监管、医院、供电等单位要发挥自身职能,着力筑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防线,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
(四)建立长效机制。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疫情防控和环境治理,确保创设一个安全卫生、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