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水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强基行动2024”工作方案
涵水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强基行动2024”工作方案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为持续深入解决我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治理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根据《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强基行动2024”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为遵循,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通过开展“强基行动2024”,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不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解决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坚守一个底线
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健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大风险监测经费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吹哨”风险预警制度。定期开展全面摸排,重点核查“三小”主体是否包保全覆盖,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者(包括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食品展销会举办
者、食品仓储服务提供者等)是否进行信息登记并建立台账,集中力量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动态清零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完善应突协调处置,落实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故,不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网络负面食品安全舆情事件。
(二)开展三大行动
1.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行动。紧盯农兽药、饲料经营使用和生猪屠宰调运等监管环节,至少开展1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1次农产品例行监测、监督抽查、镇级风险监测,1次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培训。通过有效手段着力防控种养殖源头风险,严查农产品违法行为,严禁不合格农产品流向消费市场。推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应开尽开,电子合格证开具量达到1万张以上,重点品种的产地溯源信息管理达到100%,确保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 98%以上。(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村、社区)
2.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开展假冒伪劣、“三无”和“两超一非”等不合格食品清理整治,严查不落实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虚假宣传涉老涉小食品等行为,严打欺诈销售、篡改日期、回收不合格食品再加工、更换外包装再销售等违法行为。把好经营主体入市资格、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进货索票索证、储存销售管理、不合格产品处置等重点环节,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农村市场。加快推进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各村、社区建设1个农村地区规范化食品经营店。(责任单位:镇食药办、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应急办,村、社区)
3.开展农村地区餐饮服务集中治理行动。重点围绕农村“小餐饮”、农村集体性聚餐等领域,严控醇基燃料、亚硝酸盐、野生菌等重点高危品种的使用,严查非法贮存、加工、经营野生动植物行为,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流动乡厨管理,严格规范许可资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加工操作流程等条件。开展制止餐饮浪费、“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活动。各村、社区要严格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健全备案管理、分级指导、宣传培训等制度,创新探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流动乡厨和食品安全协管员档案,至少开展 1 次农村地区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培训,实现农村小餐饮备案率达 100%,集体聚餐备案率达 100%,流动乡厨持证上岗率达 100%。(责任单位:镇食药办,村、社区)
(三)实现四个提升
1.基层监管能力大提升。全面覆盖组建镇、村级食品安全联防联控工作平台,通过联防联控,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违法行为查处。持续做好基层镇、村级食安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配执法装备、招引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围绕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技能水平。(责任单位:镇食药办,村、社区)
2.市场经营秩序大提升。依法依规查处扰乱农村市场秩序违法案件,以非法会销、虚假宣传为重点,严厉打击销售非法添加药品及其衍生物、不按规定举办食品宣传推介活动和食品展销会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15、1234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建立违法线索台账,及时核查处置和回应,倾力保护消费者权益。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指导食品生产小作坊规范提升,助力本地特色优质食品小作坊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责任单位:镇食药办,村、社区)
3.主体责任质效大提升。全面推行“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覆盖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指导包保干部对照清单常态化开展督导,推进包保责任动态管理。指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将鼠害防治、冻库管理等纳入“日管控”清单,实时更新风险点排查内容。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实施“明厨亮灶”建设,严格学校食堂准入,配备专职食品安全员。(责任单位:镇食药办、涵水小学,村、社区)
4.食品安全意识大提升。充分利用乡村小喇叭、社区图书室、广播站、文化站等贴近农村实际的渠道和方式,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提升农村地区C、D级食品经营主体从业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继续面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聘食品安全志愿者和义务监督员,壮大社会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将分类分级培训延伸到最末梢,增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责任单位:村、社区)
三、工作步骤
(一)工作部署阶段(即日起至4月30日)。积极动员部署,传达学习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定工作计划,严格整治措施。
(二)集中治理阶段(5月1日至8月31日)。坚持全面铺开和重点推进相统一的原则,对市场主体底数、风险隐患再起底摸排,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对风险隐患实行销号管理。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域,要集中力量进行整治,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三)巩固提升阶段(9月1日至9月15日)。聚焦地方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和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认真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对暴露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提出可行建议,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提炼,探索建立可推广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按照“党政同责”和镇委镇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把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切实开展好此次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强基行动2024”工作。镇、村、社区食品安全办要加强沟通汇报,认真研究部署,发挥好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职能,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整治措施,务求治理实效。
(二)务求工作成效。各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大力推进监管方式、治理机制创新,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严查违法行为,注重治理工作成效。结合工作实际,各村、社区要着力对一个村社或一个风险点一个薄弱环节进行“穿透式”解剖,认真研究分析,查找问题根源,通过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三)强化工作督查。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强基行动”已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评议事项,各部门要扎实开展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工作情况报送,镇食安办将通过集中督导和明察暗访对此项工作开展督查,并定期调度工作、定期通报进展、定期汇总情况,对行动不力、推进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