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西兴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西兴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12-24 14:46
 来源: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西兴镇人民政府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认真开展防返贫监测。不定期对全镇农户开展全面摸排,了解掌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利用“政策找人”,对低保户、五保户、大病户、无劳动力户等低收入风险群体重点关注,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帮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开展会商研判12次,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4人,销号9户27人。二是全面落实帮扶政策。充分利用在家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对接县级部门申报庭院经济851户,共计8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按时完成2023年秋季和2024春季雨露计划申报工作,共申报计划368人次55.2万元。三是持续做好日常管理。及时开展脱贫户人口信息动态调整工作,全年动态调整6次,共调整132人次。完成脱贫户务工信息录入、修改基础信息4631条。2023年省平台反馈330户412条风险信息,全部完成入户核查并录入省平台销号。

(二)加快提升农业生产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强化农业技术指导,镇农业站人员分片分村到现场点对点的指导农作物种植技术,在不同时段对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及红薯的病虫防治采取预警预报机制,降低粮食损失。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镇级建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一个(200亩),各村(社区)建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连片示范点一个(100亩),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全镇共种植粮油作物玉米大豆2800亩、水稻 7648 亩、油菜4500亩、红薯3800亩。二是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利用宣传标语、展板、公示栏等广泛宣传惠民惠农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障政策落实公开、公正、透明。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9031亩390万余元,水稻补贴面积7648亩60万余元,农机(打米机、饲料粉碎机、微耕机)补贴186户287台14万余元。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全镇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不合格农产品等违法行为,每月对辖区农资市场巡查2次,重点针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农膜及农产品等。抓实农机安全监管,对联合收割机定期年审,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台账,认真贯彻执行农机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规定。四是农村人居环境补短。大力推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1个项目村(社区)已全面完成三格式化粪池832户,新建厕所23户。针对秸秆禁烧、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畜禽养殖粪污还田利用、化肥及农药减量增效等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有效措施,辖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整治。五是强化宅基地监管审批。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机制,镇、村、组三级不定期常态巡查,加强源头管控,发挥全民监督作用,鼓励群众对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行为进行监管举报,做到源头发现、源头管控和源头处置,将问题矛盾化解在一线,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规范农村住房建设行为,严格审批程序,从严保护耕地,维护农户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审批宅基地65户。

(三)强化民生保障服务,推动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重视困难群体关怀。通过实地走访查看和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对辖区困难群体进行全面排查,符合政策的纳入相关社会救助。截至目前,全镇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40人(共565人)、生活补贴新增24人(共632人),高龄津贴新增111人(共1205人),农村低保新增123户223人(共1502户2673人,其中农村困境儿童74人,新增6人),城市低保新增1户2人(共26户29人),特困供养新增10人(共139人,其中集中特困25人,分散特困113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新增2人(共9人),分散养育孤儿人数5人,共发放各类资金946万余元,辖区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到位。二是扎实推进计生工作。以坚持以人为本、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原则,努力为育龄群众服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截至目前,全镇新生儿有82人,其中一孩66人,二孩12人,三孩4人。落实奖励扶助政策,为符合条件的162个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费1.7万余元,发放奖励扶助金485人46万余元,发放特扶32人33万余元,发放手术后遗症26人8万余元。三是有序开展社保服务。对脱贫和监测人员务工人员及时发放外出务工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吸纳到乡村振兴公益专岗,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116人。夯实责任、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由联村领导牵头上门征缴,首先将监测户、低保户、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到位,联合学校以学生为切入点,继续加强政策宣传,每日通报各村(社区)参保人数,截至目前,已参保入库11351人,下步我镇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四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送戏曲进乡村30场次,通过活动把优质文化服务送到农村群众家门口,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依法履行文物安全管理属地主体责任,对全镇20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物资台账,压实镇村两级干部责任,提升文物管保水平。西兴文广站被评为特级文广站,并荣获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突出贡献奖。

(四)严守安全生产红线,筑牢社会稳定防护网

一是严格开展隐患排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与各单位、村(社区)、烟花爆竹卖店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60份,开展“九小场所”安全生产检查300余次,其中“三合一”场所100余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40个,并限期督促整改到位。开展全镇窨井盖大排查,缺失窨井盖20余个,由镇政府出资购买,全部整改到位。督促辖区2个天然气经营企业对全镇2544户用气户有序开展巡查,对不合规的燃气管道和用具及时更新。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强基行动2024”,对辖区超市、商铺、药店、坝坝宴进行严格管理,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通过发放安全手册、悬挂宣传横幅、大屏播放警示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生活、夏季防溺水、冬季烤火等安全常识,在辖区持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宣传五进”进农村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安全宣传月发放资料2000余份。联合西兴派出所,开展道路交通文明劝导,严厉打击醉驾酒驾、无证驾驶、两轮三轮违规载人等不良行为,营造了道路通畅、文明驾驶的良好交通氛围。三是综治维稳常抓不懈。以辖区总体平安为抓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成功处置信访矛盾纠纷95起,办结率98%,满意度95%;高质量办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211件(其中国家信访件1件,省级信访件24件),满意度为96.68%。

(五)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镇容村貌

一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修复西兴社区污水管网80户320米,更换车站至职中中段户到化粪池PVC管114米,新建支管网收集池7处,车站后至粮站热接PE管800米。高峰社区污水支管网建设,新建收集池23个,检查井4个,φ110PE管支管网2000米。二是环境保护监管到位。全力整治秸秆禁烧乱象,各村(社区)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14幅,充分发挥网格员力量,随时监测辖区“冒烟”情况。严格环保督察,从源头控制污染的发生,截至目前,共开展生态环境综合巡查78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个,送达整改通知书4份,提示函1份,处置涉生态环境信访4起。三是常态落实“河长制”。对辖区内河流河段长公示牌信息及“河长制”信息化平台信息实时进行更新,常态化开展水环境治理和水质检测。坚持河段长巡河制度,扎实开展河道清理,及时排污疏沟,截至目前,完成镇级巡河共99次,村级巡河200余次,发现问题28个,均已全部整改。四是长效做好城乡环境整治。利用集中整治期间和干部职工“周五大扫除”活动,全面整治镇村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形成闭环,有效改善村风民俗,打造宜居宜业和美西兴。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巩固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继续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抓实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抓实集体经济发展。巩固拓展“椒、茶、肉、米”等产业链,大力推行乡村旅游、绿色有机、农耕文化、康养宜居等乡村特色。完善和落实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是持续挖掘景区茶旅、农旅研学潜力,创新景区管理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丰富景区旅游业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接待能力。

(二)聚焦农业服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一是稳定发展粮油产业。坚定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持续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小春粮食点播工作,完成粮种任务,提高作物产量。二是积极探索大户带头、企业带动、合作入股等方式,拓展肉牛、生猪等畜牧产业规模,加大海福特肉牛养殖力度,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带动片区经济发展。

(三)聚焦民生服务,深入推进社会事业。一是高标准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认真做好医保、养老保险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孤儿、低保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力度,常态长效开展“回头看”工作机制,强化动态管理,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确保辖区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率达到100%,切实保障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多渠道解决就业帮扶。实施技能培训,组织就业招聘,充分调动群众就业积极性,做好创业补贴办理发放。

(四)聚焦安全稳定,筑牢平安发展底线。一是时刻绷紧安全弦,对各行业领域实行常态化安全监管,在汛期及森林防灭火重点时段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置报告。二是持续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配合公安部门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有黑必扫、有恶必除、除恶务尽。三是在全镇范围内摸排存在的信访风险点,将信访风险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辖区平安稳定。

(五)聚焦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巩固督察整改成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及收集管网工程,对农村生活污水集中纳管和分散治理。二是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倡导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生态自觉。三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无害化厕所全覆盖,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六)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维护党委权威。二是增强履职能力。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推进信息公开,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三是狠抓作风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bob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