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一)更高质量发展镇域经济。按照市县关于抓经济、促发展的相关要求,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一是梳理盘活镇域资源。进一步摸清辖区自然资源、农房资源等各类资源情况,探索贯通推进闲置资源与文旅、民宿等业态融合。梳理统计形成在外乡友名单,建立领导班子“一对一”联系招引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在外乡友能量。全力招引培育市场主体,分类梳理形成辖区市场主体清单,鼓励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坚持班子成员包联制度,通过到现场、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二是用好用活经发办。充分发挥经发办职能职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发力,以主导产业招商为重点,实施“敲门招商”“靶向招商”,力争年内成功引进茶企业主2名。锚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谋划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产业项目1个以上,关注民生福祉,谋划争取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以上。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争取项目资金,开工实施投资约102.5万元的庭院经济发展项目,支持带动1708户脱贫户、监测对象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户均增收600元以上。在凉风社区、嘶峰村、回龙村开工实施总投资300万元的茶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提升建设茶业园区1335亩,整治提升茶园2500亩,新改建茶叶加工厂1000㎡。持续做好“为企业抢订单”工作,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三是抓实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茶叶产业强镇基础,改造老旧茶园1200亩,茶园机采面积提高至85%以上,聚力推动辖区省级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升5星工作。进一步发展肉牛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合作、增收机制,力争2025年存出栏肉牛220头。
(二)更强举措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抓实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以上。借助嘶峰村试点工作经验,谋划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推广工作。巩固大豆扩种成果,争取全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2800亩,力争粮食单产提高5%,粮食总产力争达到1.7万吨。严厉打击破坏基本农田、乱占耕地、大棚房等违法行为,保持基本农田只增不减。二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强化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继续对全镇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通过鼓励脱贫户发展种养殖业、外出务工、庭院经济等方式,做好脱贫人口增收工作,筑牢防止返贫防线。三是强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依托辖区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借助“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村集体创办强村富民公司,探索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力争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90万元。
(三)更优水平提升为民服务。一是抓好兜底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大病救助、农合农保等兜底保障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参保续保,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完成年度目标,持续做好民生兜底,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二是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对接县交运局,力争开工建设邱家堡社区、鹿鸣社区污水处理厂道路硬化项目。积极对接县水利局,力争开工建设大田沟、巨寺岭及冯家湾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积极对接鸿源水务,力争在2个场镇社区安装建设消防栓5个。围绕“一老一小”统筹开展各类惠民活动,在重大节日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免费体检、未成年人保护等活动。做好13个农家书屋运营管理工作,持续扩大受益覆盖面。三是纵深推进环境治理。常态化落实环境卫生“干部包片、门前五包、红黑榜、末位检视”四大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林长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污水治理整改提升、垃圾分类试点推广等工作,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四)更严标准强化社会治理。一是守住安全防灾底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意识,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认真开展防洪度汛、防溺水、道路交通、冬季烤火、燃气、消防、森林防灭火等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展好“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建好排查台账,理清化解责任,自下而上实现源头治理。着力开展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和初信初访事项一次性化解,降低重复访发生率。组建用好镇村调解员队伍,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相关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合理控制政府性投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合理谋划辖区项目建设,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逐步化解群众劳务费、项目债务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