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镇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深刻汲取近年来省内外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力稳控安全形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县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展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专项整治,采取果断举措,从严落实责任,有效防范一般火灾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任务
聚焦“管设备、管人员、管场所”三个重点环节,摸清底数、综合治理,坚决防范遏制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场所等“四类重点场所”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引发安全事故。专项整治工作从即日起至 2024 年12月底结束,以村(社区)为单位整体推进,镇相关部门强化抽查检查和综合督查。
(一)明确各方监管责任。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四类重点场所”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安全防范工作措施,及时解决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安全负总责,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全面开展安全培训,督促有关人员落实作业前安全检查措施,加强现场监护,配齐配足作业防护装备,确保作业安全。镇相关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日常安全监管,严防漏管失控。
龙岗小学、宝坪小学、龙岗中学负责做好校园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西兴派出所负责依法对施工动火作业违法行为实施查处,依法侦破违规施工动火作业的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民政办负责督促指导养老服务等民政服务机构做好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管站负责对自建房、城镇燃气、地下给(排)水管网等的动火作业管理,督促指导场镇开展的动火作业,履行发现、劝阻、制止、报告等责任。食安办、应急办负责督促指导超市、餐饮经营场所和小生产加工作坊等做好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文广站负责督促指导农家书屋等场所做好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应急办负责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做好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联合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职责范围内无证施工动火作业行为。综治办负责加强对户外广告、店招等施工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
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监管实际,对已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要持续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按照开·云官网《关于再次明确有关行业领域行业监管责任的通知》(平昌府办函〔2024〕11号)的规定,按照“三管三必须”和“业务相近”的原则,由相关行业负责安全监督。
(二)摸清三个关键底数。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组织摸排作业设备、人员和场所底数,镇安办负责抽查核验和综合督查。建立设备管理台账(见附件3)。深入摸排涉及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小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含小作坊、小修理铺、装饰装修机构等)、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所持有的电焊机、气焊(割)等机具设备,全面掌握设备类型、权属和主要参数等底数。建立人员管理台账(见附件4)。全面排查涉及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小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用工和自由职业者“三类人员”,统计掌握作业人员基本信息(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户籍所在地、常住地址、服务场所、资格证书等)。建立场所管理台账(见附件5)。进一步摸清“四类重点场所”底数,逐一核实确认各场所的安全监管部门,并督促各场所业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其职责。
作业设备、人员和场所底数摸清后,镇安办及时录入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监管平台(四川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系统)。
(三)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督促电气焊从业人员围绕电气焊施工作业“查管理制度、查作业审批、查人员证书、查现场管理、查防范措施、查分包转包”等重点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无证人员予以辞退或培训取证,对持证人员开展再教育、再培训。同时组织开展“四类重点场所”全覆盖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动态消除问题隐患,督促整改闭环销号。加强气割气源日常安全管理,强化隐患排查和风险提示,防止工业氧用于违规的气割气焊作业。
(四)落实作业审批申报。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督促“四类重点场所”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审批管理按照《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等有关规定,办理作业前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实施动火作业全过程监护。委托开展施工动火外包作业时,应对作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全流程安全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信息申报制度,在本地区本行业“四类重点场所”周边公示公告申报渠道和具体方式,督促相关场所按照“应报尽报”原则申报。
(五)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督促电气焊从业人员加强自身安全生产学习和培训,依法持证上岗,围绕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突发情况处理和应急救援等内容,持续强化实操能力。
(六)加强监督管理和事故调查。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强化电气焊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未落实现场监护措施、组织或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从实开展施工动火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在“四类重点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四类重点场所”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八严禁”》(见附件2)和安全宣传海报,增强群众施工动火作业安全防范意识。利用微信群等媒介公开曝光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违规行为和典型警示案例。鼓励社会公众等积极举报动火作业违法违规行为,经核查确认的,按照《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平昌安委〔2022〕16)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
四、其他工作
(一)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深入销售商家等重点场所和沿街商铺、老旧小区等不放心区域,对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改装、使用、停放、充电等环节进行全面排查,重点聚焦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销售不符合法规标准产品、非法改装、超速逆行、乱停乱放、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通过深化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
(二)持续抓好燃气安全治理。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持续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和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两个治理行动,持续开展三类管道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一点一策”制定治理措施。持续巩固液化石油气“瓶改管”“瓶改电”工作成效,从严管控第三方施工行为。
(三)其他消防工作。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持续做好各类重点场所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工作,压实各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统筹开展隐患治理,加强火灾监测预警和电气火灾监控,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切实担负属地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坚持真查真治“全覆盖”,严查严管“零容忍”。
(二)完善责任体系。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强化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厘清“四类重点场所”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夯实清底数、隐患治理、打非治违、警示教育等各项整治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全面有序落实。
(三)严肃追责问责。镇应急办要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度慢、任务不落实的予以通报批评,着力推动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动火作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解决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镇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总结专项整治情况,认真分析存在不足,进一步建立完善联合检查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和监管执法,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形成协同作战的监管合力,从本质上提升消防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