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庙镇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镇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我镇地质条件较复杂,加上汛期降雨偏多,小范围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2024年,在镇政府、各村(居)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通过发放明白卡、设立警示牌、建立群测群防网络、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现场监测人、制定撤离路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了大的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全镇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事件。
二、2025年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及威胁对象
根据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合2025年3月县专业技术单位现场踏勘,确定我镇柏垭村6社尖包石滑坡、枫香村3社易家岭滑坡、康坪村4社船子石崩塌、板庙社区10社湾井坝滑坡、板庙社区5社喻家湾滑坡(新增)、龙王村2社红杉丫河滑坡(新增)、西角村1社牟家坪滑坡(新增)、大石社区4社马家嘴崩塌(新增)8处为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监测区域,重点威胁对象62户、199人。历年已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易发地段,由各村(居)纳入常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范围。
三、重点防范期
根据全镇气候特点,降雨多集中在5月—10月为主汛期,因此,这段时间是我镇地质灾害多发期,也是重点防范期,同时要结合气候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对重点防范期进行调整。
四、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防治措施,做好预报工作。各村(居)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临灾避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受威胁群众要知晓预警方式、撤离路线、安置地点等,不断增强公众预防地质灾害的能力。采取挖排水沟、夯实滑坡体内的表面裂缝及减轻滑坡体或崩塌体的负荷等防灾措施实施简易治理。依据各隐患点的监测情况和当地气象、水文预测资料,结合以往发生地质灾害的各种临界值,做好临灾预警预报工作。自然资源所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针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信息及时向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工作。各村(居)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常态化的巡查排查,重点检查各隐患点是否进行监测,是否登记、建卡,是否明确监测责任人,是否制定预警预报方式、撤离路线及防灾避灾措施。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将巡查情况及时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所。
(三)严格落实责任。各村(居)要建立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严格按照市、县相关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并及时将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单位和人员手中,切实将灾害监测任务落到实处。确定撤离路线和安置地点,同时明确具体责任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四)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速报内容和时间要求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执行。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汛期要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联系电话要于3月30日前报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汛期如突发地质灾害,必须迅速上报,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五)辖区内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有关责任人员要迅速了解灾情,并上报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按照《开云体育足球官网板庙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板庙镇2025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按照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力争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分级负责、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各村(居)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地质灾害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要建立健全镇、村、灾点三级监测网络,并明确具体监测责任人,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以避让为主的方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采矿、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预防和防治工作。
各村(居)委会要做好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和防范工作,镇级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全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