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预算
一、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781.92万元,占预算的10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1207.49万元,占预算的100%,项目支出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574.43万元,占预算的100%。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财政预算支出实现5781.92万元,占预算的100%,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5770.15万元,占预算的99.80%。
其中:—般公共服务696.38万元,国防1.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2.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1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84.4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66.3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9.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7.77万元,农林水支出3614.1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7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14.5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5.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支出11.77万元,占预算的0.20%。
(三)全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全镇财政收入5781.92万元,财政支出5781.92万元,收入与支出相抵,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二、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和全镇人大代表的依法监督下,在镇村两级干部及各单位部门支持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的财政工作总基调,强化预算约束,狠抓财务管理,聚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助推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严格预算约束,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预算法》,根据县财政预算编制口径,按照集中财力“保基本、守底线、惠民生”的总要求,始终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支出序列保障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促有控,有保有压,做到了保工资兑现,保政府机关及村级正常运转,保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拨付等,促进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二)统筹资金调度,聚力乡村振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增收困难的严峻形势,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认真做好贫困户增收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兑现,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三)积极财税协作,千方百计完成收入任务。面对经济下行,税源枯竭,我们多措并举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分析和解决税收入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税种、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力度;坚持以票控税、做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收入任务。
(四)坚守债务底线,筑牢财政安全防线。坚持严守债务底线,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划定举债红线,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确保政府性债务在可控范围内,确保财政运行安全高效。
(五)强化内部监督,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面对财政资金管理风险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况,我们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理念,对财政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资金绩效不断凸显。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财政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严格财务管理,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当家理财积极性,强化了财政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但面临支柱税源缺乏,财政收入增长难、刚性增支因素多,乡村振兴重,资金调度及保障压力倍增,财政监管严运行风险突出,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化解。
三、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预算下达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防风险、强信心、促转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框架的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思想,坚持“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原则,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保障序列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编制财政预算收支。
(二)财政收支预算情况
1、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县财政下达我镇财政一般预算补助收入1207.49万元。
2、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县财政安排我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7.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91.99万元,国防支出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1.6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10.8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1.1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3.77万元,农林水支出184.7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2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4.05万元
四、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2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将自觉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强化“财”服务于“政”的意识,努力培植财源,依法组织收入,从严从紧控制支出,强化财政监管,做好会计核算,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阳光财政、廉洁财政、高效财政”,为建设经济强镇提供坚强的财政服务保障。
(一)严格执行《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细化部门预算和村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支出管理体系,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银行直接支付,切实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经费的保障力度,确保镇村正常运转。
(二)拓展财政监督职能,推进依法规范理财。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搞好镇、村财务内部监督检查,搞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抓好财务公开,提升监督效果。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跟踪问效。从资金申报、划拨、使用、管理、决算、公示等方面,严格操作程序,确保公开透明,突出资金效益。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跟踪问效等方面,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大力培植后劲财源,强化财税收入征管。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带动农民致富、企业创税。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发展、培育一批纳税企业。积极协税护税,强化财税征管,协助税务部门摸底测算税源,建立税源台账,清理工程建设税收,以票管税,源头控制,堵住跑冒滴漏,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后劲。
(五)进一步规范镇村财务,积极化解镇村债务。狠抓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核算。加强镇、村财务制度建设,民主理财、科学决策、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加强债务管控,严禁新增债务,拓展偿债资金渠道,建立规范有序的偿债机制,降低财政风险,确保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六)抓好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政管理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镇村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着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增强对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高效务实,廉洁公开,争模创先”的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 政治素养高、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依法理财、勤政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