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
一、2020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2020年地方公共财政 收入完成10612.7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971.36万元),占预算8611.56万元的123.24%,较2019年增长3557.10万元,增长50%。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2020年完成地方公共 财政预算支出10612.71万元,较上年7055.61万元增长3557.10万元(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资金等民生支出增加),同比增长50%。其中:—般公共服务445.12万元,国防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9.36万元,教育2995.8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3.6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591.8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61.9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4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25.30万元,农林水支出1900.9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1.7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408.3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4.00万元,其他支出16.26万元。
(三)全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0年全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612.71万元,公共财政支出10612.71万元,收入与支出相抵,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的财政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保基本、守底线、惠民生”的总要求,强化预算约束,狠抓财务管理,聚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助推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积极财税协作,千方百计完成收入任务。面对经济下行,税源枯竭,我们多措并举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分析和解决税收入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税种、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力度;坚持以票控税、做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收入任务。
(二)坚持统筹调度资金,聚力脱贫攻坚。面对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增收困难的严峻形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我们多渠道筹措、整合调度资金,保证了脱贫项目的有序推进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三)坚守债务底线,筑牢财政安全防线。坚持严守债务底线,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划定举债红线,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确保政府性债务在可控范围内,确保财政运行安全高效。
(四)强化内部监督,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面对财政资金风险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况,我们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理念,对财政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资金绩效不断凸显。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财政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严格财务管理;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当家理财积极性,强化了财政保障。
2020年,全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但面临支柱税源缺乏,财政收入增长难、刚性增支因素多,脱贫任务重,资金调度及保障压力倍增,财政监管严运行风险突出,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 的措施切实加以化解。
三、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原则。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原则,按照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总要求,坚持“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的原则,牢固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的思想,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编制财政预算收支。
(二)镇级收支情况
1、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一般预算收入4644.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101.19万元,事业收入543.64万元。
2、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一般预算支出4644.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8.00万元,国防支出1.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9.36万元,教育支出2237.2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5.8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58.0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894.9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3.86万元,农林水支出569.4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16万元,其他支出5.00万元。
四、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1年全镇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培植财源,依法组织收入,从严从紧控制支出,强化财政监管,做好会计核算,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阳光财政、廉洁财政、高效财政”,为建设经济强镇提供坚强的财政服务保障。
(一)严格执行《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细化部门预算和村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支出管理体系,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银行直接支付,切实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经费的保障力度,确保镇村正常运转。
(二)进一步规范镇村财务,积极化解镇村债务。狠抓会计基础工作,完善集中会计核算。加强镇、村财务制度建设,民主理财、科学决策、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加强债务控管,严禁新增债务,建立规范有序的偿债机制,拓展偿债资金渠道,降低财政风险,确保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三)大力培植后劲财源,强化财税收入征管。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带动农民致富、企业创税。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发展、培育一批纳税企业。积极协税护税,强化财税征管,协助税务部门摸底测算税源,建立税源台账,清理工程建设税收,以票管税,源头控制,堵住跑冒滴漏,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后劲。
(四)拓展财政监督职能,推进依法规范理财。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搞好镇、村财务内部监督检查,搞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抓好财务公开,提升监督效果。
(五)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扶贫等专项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跟踪问效。从资金申报、划拨、使用、管理、决算、公示等方面,严格操作程序,确保公开透明,突出资金效益。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跟踪问效等方面,建立健全扶贫等专项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制定的“财政管理约法十章”,规范和完善扶贫项目及其他项目实施过程中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操作流程,防范财政风险。
(六)抓好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政管理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镇村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着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增强对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高效务实,廉洁公开,争模创先”的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 政治素养高、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依法理财、勤政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