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赞助ac米兰队江口街道办事处2025年工作计划
第一,抓重点、提质效,全力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有效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大宁滩口袋公园建设项目和星光大桥桥头—通河大桥桥头路灯安装项目;协助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做好元石社区平页2号井、长垭社区平安103号井钻探开发;全力做好镇广高速建设项目征拆工作;计划新(扩)建肉牛养殖场1个。积极申报避险搬迁和辖区地灾治理项目,谋划申报棚户区改造、被撤场镇主干道黑化等项目,推进老城改造更新。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效。加大现有花椒、油茶、柑橘、李子园区管护力度,巩固发展林业经济产业。抓好长垭小麦红粱、元石油菜、草庙茶叶产业,大力发展“大运-桥沟-黄滩-梅垭”水果产业,确保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增产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力争生猪养殖突破10000头、肉牛突破500头;积极宣传推广规模化养殖,引导小散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型,计划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3—5家;宣传推广引进南江黄羊、瓦灰鸡等地方优质畜禽品种,实现多样化养殖。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办强村公司,整合辖区闲置资产、资源,发展城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红粱、小麦、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鼓励各村(居)在发展订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户+企业”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紧盯市场需求、调优产业结构,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良性循环。
第二,筑防线、强保障,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筑牢防返贫防线。常态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启动纳入监测对象程序,并及时安排帮扶联系人,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制订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好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发展动力,增加劳务收入,消除返贫风险。二是确保政策落地。严格执行国家各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做好“雨露计划”申报工作,实现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应享尽享。全面关注适龄儿童就学情况,常态开展安全饮水排查,持续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继续做好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稳岗就业、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三是全力招大引强。锚定市县“三个攻坚年”总目标,聚焦“融圈建链”发展思路,结合辖区产业发展实际,明确主攻方向、找准细分赛道,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经发办职能职责,建立“常态+定向”联络制度,继续在鞋服纺织赛道上攻坚发力、招大引强,利用好辖区在外知名人士的信息、人才等资源,精准对接重点企业并邀请企业实地考察洽谈,推动意向企业签约落地。做好“为企服务”工作,协调解决辖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难题,带动辖区就业、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第三,办实事、解难题,聚力增强民生福祉。
一是全心兜牢民生底线。加大民生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好医疗保障、低保、特困供养、高龄补助等民生政策,持续抓好社会福利、慈善救济、残疾人帮扶等兜底性工作。扎实做好惠民惠农政策资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资金、困难群众应急救助资金发放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常态整治背街小巷、农村院坝环境卫生,清理牛皮癣、破旧广告、废弃农膜,提升辖区形象。强化生活垃圾清运,合理优化清运路线和时间安排,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守护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探索应用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持续宣传推广“干清污+雨污分离”技术,引导规模养殖场实现粪污肥料化利用,真正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三是严格监管农村建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持续整治大棚房问题。严格新建自建房用地、规划、建设、使用、经营等环节安全监管,监管好自建房质量,确保房屋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坚决制止未取得用地、规划、建设和经营等审批手续,批少建多、违法搭建,封堵占用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以及未落实经营场所安全管理要求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守底线、抓发展,合力优化社会治理。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聚焦重点领域监管,实施精准化监管策略,构建常态化防控网络,深入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地灾等隐患风险,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风险防线。着力构建江口街道特色安全防控体系,构建“田间地头”安全防线、完善“村居联防”应急模式、打造“安全知识”宣传阵地、建立“乡贤助力”长效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结合辖区实际,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应急决策机制和三级责任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全面加强基层治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微网格员、护林员等基层发展治理力量;开展好“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落实好“四级书记包案”接访化解制度,及时有效化解信访案件、社会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确保辖区平安稳定。充分利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力量,发挥好微网格员、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常态做好禁毒、反诈、扫黑除恶、关爱未成年人、防艾、反邪教等工作,全力做好平安建设工作。三是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好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进村普法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和辖区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继续培养“村居法律明白人”,发挥好法律顾问的作用,帮助村(居)依法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引导化解各类矛盾隐患,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