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新区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有效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和避免地质灾害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省、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辖区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危险程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灾概况及特点
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系滑坡,规模为小型,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至10月,灾害危急9户49人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王家湾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公路上车辆、行人和居民的威胁尤为严重。辖区内主要以滑坡灾害因素为主,以成灾快、规模大、来势猛、频率高为特点,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
二、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
辖区内地貌以低山为主,地形坡度一般在15°—35°,侏罗系红层与砂岩互层广泛发育,岩导倾角一般在5°—15°,多表现为单斜地层,第四系崩坡积物发育,是构成滑坡体的主要物质成份,在汛期随着雨量的增加或遇突发区域性暴雨,岩层倾角大于10°的顺层坡或地形坡度大于20°时,构成第四系崩坡积堆积体是产生滑坡的重要危险地带,特别是在有大面积水片分布,上部为细一中粒砂岩,底部为泥砂岩的地带则更易产生滑坡现象。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在凌云社区李家大院,百花社区王家湾,再是在建工程,如露天采石、取土等原因造成山体滑坡,崩塌等情况。
三、预防方案与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于泰山,新区管委会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张吉祥任组长,副主任魏鸿、副主任吴云峰为副组长,应急管理股、农业农村股、工程管理股、社会事务股、市政管理股、社会治理股、综合股、纪检监察股、财务股、金宝派出所等负责人和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为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隐患点专职监测人员负责日常观察预防工作,联系社区的干部应随时掌握灾情发展趋势,险情发生时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并同社区制定切实可行的避让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防止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2、加强宣传,群策群力。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识别、监测、预报和避让知识,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群众学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自觉性。建立健全管委会、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三级群策群防体系,做好地质灾害群策群防工作。
3、加强日常监测和应急处置。汛期各地灾隐患点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必须遵守监测纪律和要求,密切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做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和险情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按该点应急方案疏散群众并迅速按程序上报。同时,对地质灾害点威胁农户要逐户登记建档,填发地质灾害“两卡”,设立警示标志。明确撤离线路,科学规划临时安置和避让搬迁场所。
4、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地区,严禁采砂、开山、取石、取土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用地审批程序,对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事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5、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工作,严格辖区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搞好排水、支档、排导、清淤及改土工程治理,确保安全度汛。
6、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部门通力协作能有效避免灾害损失。各股室和社区必须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好救援物资准备,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实行专人24小时汛期值班,保持24小时通讯工具畅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险情登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横向联系,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圆满完成金宝新区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