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全县营商环境和数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营商环境和数据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把平昌打造成“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为目标,以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为驱动,大幅提升全县营商环境,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攻坚营商环境,破解堵点难点
(一)攻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开展降低经营主体水电气油运生产要素成本攻坚行动,实施“三降、一减、一激励、一调价”等攻坚举措,大幅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从2025年3月起,“四上”企业水、电、气、油按不高于川东北市(州)平均水平执行;两年内,“四上”企业物流成本不高于川东北市(州)平均水平。
(二)高效化解合理合法诉求。做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落实政策宣传、协调解难、服务发展等工作职责,多方位收集企业诉求,强化履职尽责,推动企业合理合法诉求高效化解。
(三)营造尊商重企浓厚氛围。分批出台《开云体育足球官网优化营商环境干部行为自律》,进一步规范干部履职行为。分行业建立健全“四上”企业服务群,搭建政府与企业“线上直通车”,线上推动“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沉底见效。
(四)开展礼遇企业家服务。按照《开云体育足球官网礼遇企业家工作任务清单》,围绕医疗、金融、交通等方面,为企业家提供礼遇服务,营造尊重企业、礼遇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五)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健全信访、社情民意等多渠道数据共享联动、多部门协调会商等机制,持续加强涉企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切实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动态更新完善12345热线知识库,提高智能化水平。
二、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科技赋能、数据共享、流程再造,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国务院三个批次“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地。
(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依托全省惠企政策线上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线上“一键申报”,线下开展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编制办事指南和工作手册,加强政策宣传。配合设立惠企政策“资金池”。
(八)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实施“白酒产业一件事”增值化改革,围绕项目、人才、政策、科创、开放、金融、法治、诉求兜底等服务版块,发布涉企服务清单,提供集成服务,促进白酒产业发展。
(九)做实政务服务“管家团”。加强企业诉求收集,按照“需求收集-汇总派单-接单办理-企业评价-分析通报”闭环运行流程,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十)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材料,缩短时限,提高线上服务能力,推动就近办、网上办、全省通办、跨域通办。
(十一)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发布2025年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配合县委编办做好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的指导工作。
(十二)大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规范审批服务,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转外环节;规范中介服务,落实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中介”。
三、夯实数字基础,赋能智慧平昌
(十三)加强项目管理与储备。加快修订《“数字平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梳理细分各领域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投向,围绕数字平昌建设现实需求,统筹数据领域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2025年,力争在数据领域策划项目2个,立项储备项目1个,投资总额度不低于5000万元。
(十四)加快平昌数字巴中运行服务中心建设。5月底前初步实现县级运行服务中心场地改造及平台建设,一体推动镇级运行服务中心建设。
(十五)加强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深化首席数据官和数据专员制度改革,动态调整县、镇(街道)人员名单,推动数据管理“定人定岗定责”,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完成全县数据资源编目工作,接入政法、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业务系统,夯实城市运行治理基础。
(十六)培育壮大数据存算产业。配合市级主管部门发布数字经济城市机会清单、圈链融合清单、招商路径。持续加大企业外引内育力度,动态完善产业链“三图一策”。探索开发县域绿电资源,争取绿电就地消纳政策。
(十七)不断拓展本地特色应用场景。发挥“报表通”减负增效作用,依托“微网实格”综合治理平台,聚焦政务、民生、产业、教育、养老等领域智慧化需求,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复制性的智治场景。
(十八)持续开展“数据要素×”行动。聚焦医疗健康、智慧养老、城市治理等行业场景主线,探索与低空经济、物流运输等领域融合联动,引导积极参与创新应用场景和示范应用场景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