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医疗保障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赋能医药机构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医保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保基础设施及核心服务能力,推动“一人一档”“一医一档”“一药一码”“一单一清分”“一票一核验”建设,加快构建“人、药、码”数据中台,积极推进授权查询、“一站式”结算等赋能工作。调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政策制度,合理增加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结构。加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做好医疗救助和困难群众就医服务管理。
二、守牢基金运行安全底线。全面实施医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开展基金运行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严防医保基金当期赤字。加强中央、省、市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科学编制医保资源配置规划,评估参保群众医药服务需求、分析资源供给等现实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和规模。加强经办机构基金财务基础管理,开展基金财务检查评估,清查治理“挤占挪用”医保基金等行为。加强政策出台事前评估和中长期精算,规范影响基金收支的政策调整程序。
三、巩固提升保障内涵质量。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出台参保激励约束政策,推进参保智慧化管理,保持全县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生育保险优化扩面,强化生育医疗费用保障,规范待遇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制定门诊慢特病保障实施细则,完善门诊费用保障机制。全面推开“医保钱包”应用,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开展“十四五”规划终期评估,编制“十五五”医疗保障规划。
四、优化完善医保支付机制。高标准执行病组付费(DRG)2.0版分组方案,加强付费体系建设。完善并运用特例单议、预付金、意见收集反馈、协商谈判、数据工作组等工作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临床使用。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做好基金预付工作。快核快审医药机构申报费用,基本实现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探索推进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直接结算,加快推进非集采药品耗材医保基金直接结算
五、深化医药价格改革和治理。平稳落地2024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维护目录编码信息,做好谈判药品落地监测。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落实,强化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进一步扩大集采覆盖面、受益面。稳步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及时落地首轮调价方案,跟踪监测执行情况,分析研判试点效果。及时对接落地国家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新增(修订、兼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加快完善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依托药械招采平台、“比价小程序”和价格监测机制,加强集采药品使用监测及短缺易短缺药品价格和配送监测,推进药品价格综合治理,增强药品价格信息透明度。
六、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完善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检查体系。开展行政执法质量行动和行政执法不规范整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强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扎实开展交叉检查、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持续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行纪衔接。打造全流程大数据监管体系,完善智能审核和智能监管规则库、知识库,加快数据专区建设,推动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应用。深入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整治医保领域突出问题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压实医保基金使用主体责任。完善信用评价管理,出台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将医保基金监管延伸到“个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宣传,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七、优化医保经办服务管理。持续推进医保服务下沉延伸,落实2025年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实现更多医保服务线上办、集成“一站式”办。稳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完善异地就医智能审核,推进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探索异地就医手工报销线上办理试点,加强异地就医运行监测分析,强化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和特殊药品“双通道”管理服务。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码,稳步拓展医保移动支付、“一码付”“刷脸付”等覆盖面和可用场景,推进线上购药医保个账结算,统筹提升医保服务“适老化”水平。深入推进电子处方流转,落实外配处方规范流转。加强医保法治建设,深化合法性审查。
八、锻造全面过硬医保部门。发挥机关党建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树立政治机关良好形象。严格干部管理,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培养,以钉钉子精神推改革、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纠治“四风”、改进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