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平昌生态环境局关于政协巴中市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第240号提案的答复函
夏*刚委员:
您在政协巴中市五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利用工作的建议》已转我局办理,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为扎实做好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有效解决因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县域空气质量、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问题,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源头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抓秸秆收转处置、露天禁烧管控、强化宣传引导等方式,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目前主城区秸秆基本实现“收得拢、运出去、生态化、管得住、无焚烧”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影响持续下降。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收转处置,强化源头治理
今年来,平昌围绕大气核心管控区,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多方投入,狠抓禁烧区秸秆离田(收集转运)处置,就地还田利用。一是鼓励发动辖区种养殖大户,使用收割机、旋耕机等设备对自身及周边农户农作物收获时同步消化秸秆;二是各辖区按秸秆面积范围给各村居配套大中小型秸秆粉碎还田机、履带式旋耕机、粉碎机,对大面积地势平坦、集中的秸秆进行就地旋耕返田处置;三是鼓励种植农户自觉使用微耕机具把秸秆旋耕还田;四是对不便使用设备的边坡秸秆开展集中收集后,转运至巴中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或在低洼、开阔地设置秸秆收集点,添加堆肥菌覆盖发酵后还田;五是对重点辖区优先配套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或设施设备;六是县政府对重点辖区按秸秆收转面积给予补助。目前,平昌7个核心管控区设置秸秆收集点68个,配备使用秸秆就地还田设备56套,处置秸秆7500吨,财政补助投入200余万元。
(二)抓禁烧巡查,加强过程管控
全县各重点辖区推行“镇领导包社区(村)、村干部包组(社)、网格员包户(地块)”三级“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压实到每个地块秸秆禁烧有人盯、有人管;县环委办组建3支禁烧巡查专班,利用5座秸秆等“五烧”高空瞭望监控报警终端,紧盯上班前下班后、周末、节假日等盲点时段,全时开展巡查“吹哨”管控,实现秸秆焚烧烟雾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各辖区负责人第一时间在“县攻坚群”晒动态管控账,县环委办同步实施秸秆等“五烧”露天焚烧“红黄绿”牌督办制,对获得红牌2次以上的辖区负责人在全县检视或启动问责,严管严控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巡查发现并有效处置秸秆露天焚烧行为130余起。
(三)抓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
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流动现场会、先进示范会,统一各级干部秸秆离田利用与禁烧管控思想;各辖区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徒步走,悬挂“禁烧秸秆美化环境”等标语,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发放禁烧宣传单、签订责任书、召开院坝座谈会,以反面典型警示,深入实施“敲门行动”,广泛宣传秸秆等“五烧”露天禁烧要求及秸秆焚烧的影响危害,增强公众秸秆露天不烧意识,确保不因秸秆露天焚烧影响全县空气质量的现象发生。目前,召开秸秆等“五烧”常态化管控流动现场会1次、专题会2次、推进会2次、开展“敲门行动”宣传75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16000余份,悬挂秸秆禁烧与利用横幅标语70余幅。
二、下一步打算
将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和重点辖区持续推进秸秆离田处置、露天禁烧宣传与管控,切实避免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现象。
(一)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持续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和村广播等,开展农作物秸秆收集转运处置和就地利用宣传与实践,提高农户秸秆离田利用率,改变农户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观念,让广大群众知晓秸秆露天禁烧是保护生存环境的有力举措。
(二)加强指导,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根据省市相关秸秆利用先进经验和技术,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和辖区持续推广秸秆就地还田、离田利用,做好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技术培训与指导。出台有利于农作物秸秆利用主体的奖扶政策,积极向上包装申报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力度。
(三)压实责任,提高禁烧监管水平。进一步压紧压实镇(街道、管委会)、村、组三级网格化监管责任,结合高空瞭望、微站等先进技术,聚焦重点区域、盲点时段、重点人员,持续做好秸秆露天禁烧巡查管控,有效提升秸秆露天禁烧监管水平。
感谢您对家乡生态环境事业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平昌生态环境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