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近日,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对3月全县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进行了会商研判,形成了《3月份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一、2月份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
(一)自然灾害发生情况。2月未发生自然灾害。
(二)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2月未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二、3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据县气象局预测,3月我县平均气温12~13℃,较常年偏高0.5~1℃。总降水量40~47mm,较常年偏多1~2成。
3月主要天气过程:2~6日,小到中雨,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4~7℃; 17~19 日,小到中雨; 24~26 日,小到中雨,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4~6℃;29~31 日,小雨。
三、3月份主要致灾因子(灾种)
根据气象数据和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测,我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需重点防范的致灾因子为森林火险和地质灾害。各部门需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提醒社会公众,积极做好各类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与应对工作。
(一)森林火灾。3月份,进入春耕时节,农事用火频繁,用火不慎、遗留火种,穿越林区电线短路、过载等易引发森林火灾,森林火险等级为1-3级。
(二)地质灾害。3月份,需重点防范持续性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四、3月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综合分析
3月份降雨过程较多,雨量偏多1~2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中等,主要致灾因子为森林火灾和地质灾害。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文化体育活动、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上升。
(一)森林火灾安全防范。3月份,气温逐渐上升,林区可燃物含水率较低且堆积量大,极易燃烧。进入春耕时节,焚烧荒草等用火行为大幅增加,导致火源管控难度急剧增加,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此外,群众踏青露营,林区景区游客增多,林区内吸烟、野炊等用火行为增多,森林火险增加。林业和应急管理等部门要紧盯重要时段,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加强巡逻巡查及特殊人群监管,联合气象部门动态预警,完善应急预案,配强消防队伍和物资装备,落实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畅通和“打早、打小、打了”快速响应。
(二)地质灾害防范。3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多1~2成,局部降雨量较大的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开挖不当、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引发工程地质灾害。各镇(街道)及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文广体旅等相关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刚性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转移避让。按照“管行业必管地灾”要求,在建工程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应加强监管和防灾措施落实,严密防范在建工程领域地质灾害。
(三)道路交通安全防范。3月份,天气转暖且降雨增多,路面湿滑和“倒春寒”等天气状况给道路交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公路客货运输进入繁忙期,疲劳驾驶和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呈高发态势。各镇(街道)及公安、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紧盯重点路段,加强道路巡查力度,全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提前对高流量、高风险等路段进行研判,加大巡逻管控力度,严厉查处无证驾驶、超载超速、拼装改装等违法行为。强化客货运输企业、车站安全检查,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乘人员安全意识。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迅速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四)文旅安全防范。3月份,可能出现大风、持续降雨等极端天气,容易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景区游乐设施因缺少维护保养,故障可能性加大;“九小场所”建筑防火条件差、电气隐患突出、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等,极易引发火灾。各镇(街道)及文广体旅等相关部门要加强预警监测,及时、准确地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游客疏散、景区封闭等应急处置防范措施;各业主单位加强景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隐患点,对于未整改的隐患点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加强文旅场所游乐设施的检测检验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游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超期服役的设备设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防范设施、强化安全培训、严格监管手段,降低火灾事故风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非煤矿山安全防范。非煤矿山企业陆续开展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检维修存在动火作业,如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易引发火灾或森林火灾。招聘新员工,新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相对薄弱,易出现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情况。各级各部门要督促检查矿山企业在复工复产前开展一次全员安全培训或安全讲座,提高其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严格按照“七个一”的要求,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提高全员安全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工贸企业安全防范。复工复产后,企业用火用电用气增加,如复工前未对电气线路、燃气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易引发火灾事故;春节后,企业招聘了不少新员工,未经教育培训匆忙上岗作业,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等事故风险增大。各级各部门要督促各相关企业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私拉乱接、过载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建立台账,确保隐患整改“五落实”。
(七)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经历春节后,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身体、心理未及时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新入职或转岗人员未全面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容易出现消极怠工、违章作业、违规操作、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部分企业未进行风险评估、物资保障不足、设备设施检查维护不到位就贸然复产,易出现异常工况得不到有效处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气温由干冷逐步回暖,但整体气候仍然干燥,人体、物料等易产生静电,若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遇易燃物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各级各有关部门一是要督促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全面评估企业各类安全风险,系统制定和落实应对措施,开展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自查自纠等;二是要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指导企业问题隐患整改销号;三是应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排查禁燃区周边隐蔽仓库及流动摊点。
(八)有限空间安全防范。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企业的罐、井、化粪池等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的设施设备,由于长时间未使用加之近期回暖气温上升,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作业人员未落实作业审批,作业期间未开展“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易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相关行业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最新规定,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专项应急演练,提高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