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卫生健康局 > 开云真人平台

关于印发《开云体育足球官网2018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的通知

2018-03-15 16:48
 来源: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作者:卫生局信息发布员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开云体育足球官网2018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3月12日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2018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为全面、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维持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控制目标,预防和控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2018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免规持续发展 以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推动,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省财政免疫规划专项资金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资金,主动协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人员配置、技术培训、宣传动员、冷链运转、工作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加强经常性督查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使预防接种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社区、乡村、儿童,推动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预防接种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优势,通过集中活动、专栏板报、发放资料、健康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免疫规划工作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取得的成效等,营造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家庭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县疾控中心要制作相应宣传资料分发到各乡镇,协同江口镇各社区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7.28”世界肝炎日期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督促各地开展好宣传活动,指导各预防接种门诊每两月开展一次“妈妈课堂”活动,积极传播预防接种知识,引导广大儿童监护人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扩大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一)确保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相关技术规范,改进服务方式,规范疫苗使用对象,保证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高预防接种效果,加强对特殊人群,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儿童建卡率、建证率达98%以上;以乡(镇)、社区为单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含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常规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以乡(镇)、社区为单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8%以上。做好疫苗接种预检、登记,接种前告知、家长签字,接种时查对和接种后留观等工作。 (二)认真实施查漏补种工作。根据省、市安排,拟定3—4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含麻成份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目标儿童IPV接种率、含麻成份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防止出现免疫空白。 (三)全面查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严格按照卫生部、教育厅印发的《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指导方案(试行)》要求,培训、指导、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春、秋两季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疫苗补种和补证。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积极主动协助小学、托幼机构,做好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按要求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以托幼机构、小学为单位,接种证查验率达100%;以入托、入学儿童为单位,接种证查验率≥95%;以县为单位,儿童补证率≥98%、漏种儿童补种率≥90%。提高在校(托)儿童免疫水平,防止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及时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和资料。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各接种单位每月定期收集辖区内流动人口资料,及时上报流动儿童流入、流出情况及流动儿童接种数据。每季度到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集居地、出租房等场所开展入户调查,及时掌握并记录流动儿童变迁情况。对首次到接种单位接种的儿童主动向其监护人索取该儿童既往的接种信息,对本地流出的儿童要填写转卡单,并在接种卡上注明儿童流出时间,儿童返回时要将在外地的接种信息抄录到接种卡上,并注明。连续在本地居住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建卡(证)率≥96%以上;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6%以上。 (五)积极开展二类疫苗接种。各接种单位要根据本地二类疫苗相关疾病流行特点和趋势,按照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上,对适龄人群开展二类疫苗接种工作。 四、做好监测处置,分析利用数据信息 (一)麻疹监测控制。按照《四川省麻疹监测实施方案》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保证麻疹监测系统可持续、高质量运转,提高监测质量。全县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监测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血标本采集后3日内送达网络实验室的比例、实验室收到标本后麻疹风疹IgM4检测结果4日内报告率、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80%;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90%;麻疹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80%。所有麻疹疑似病例按要求纳入单病/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做好麻疹暴发疫情的报告和现场调查处置工作。按照《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要求,加强麻疹暴发疫情的筛查甄别,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降低或控制麻疹发病。 (二)AFP病例监测。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加强AFP病例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准确性。继续做好医院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并记录主动监测完成情况,达到AFP期望报告数2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病例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双份合格便采集率、7天内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及时送达率、麻痹75天内随访表及时送达率均达80%以上。AFP病例监测报告(含“零”病例)及时率、旬报完整率、主动监测报表完整率均达90%以上。 继续做好脊灰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保持较高的脊灰疫苗接种率,建立持续有效的免疫屏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三)病毒性肝炎监测。按照《四川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县继续开展乙肝项目监测工作。承担监测工作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相关核心信息填写的完整性≥90%;医疗机构报告乙肝病例的ALT检测率达到100%;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病例的抗-HBc IgM 1:1000检测率≥90%;急性乙肝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率≥80%。及时将监测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 (四)其它疫苗针对疾病监控。加强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报告病例分析,重点开展学校等场所病例聚集性分析、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疫情。 (五)AEFI监测与处置。严格按照《全国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鉴定办法》要求,建立和完善AEFI常规报告制度,认真做好AEFI的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定期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和信息反馈。AEFI在发现后48小时内报告率≥90%、48小时内调查率≥90%,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AEFI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90%,AEFI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填写完整率达100%,AEFI分类率≥90%。及时妥善处置重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照《四川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规定,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管理工作,保障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实施。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负面信息,积极正面回应,避免错误舆论引导,防止事态扩大化。 五、开展抽样调查,促进规范合格接种根据省、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的要求,各接种单位对接种卡、证、信息系统进行自查,县上于9-10月开展接种率抽样调查工作。在全县随机抽查5个乡镇(社区)的30个村,对其0岁组(16年出生)、1岁组(15年出生)、2岁组(14年出生)、3岁组(13年出生)、4岁组(12年出生)、6岁组(10年出生)儿童进行接种率调查。针对调查情况予以改进,提高接种率与合格接种率。将调查总结上报县卫计局及省、市疾控中心。 六、规范疫苗管理,确保疫苗安全效价 (一)加强一类疫苗管理。严格执行《四川省疫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类疫苗“三项制度”(即10%调节制度、库存数量双月报告制度、差别化疫苗报损制度),规范疫苗管理,合理分配疫苗,保证疫苗需求。每两月收集各单位一类疫苗需求计划,按计划发放2018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准确掌握并根据流动儿童趋向,规范一类疫苗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做好疫苗出入库记录,按规定将一类疫苗信息录入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合理制定2019年度全县一类疫苗需求计划,随时清理各单位的使用情况,杜绝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疫苗的浪费及混乱现象发生。 (二)规范二类疫苗采购与管理。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第二类疫苗挂网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疫苗采购与使用,认真落实第二类疫苗挂网阳光采购、验收、供应索证、温度全程监控记录和接种登记管理等五项制度,不定时对各接种单位二类疫苗采购及使用情况进行逐一核查,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三)加强冷链设施建设管理。各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冷链设施设备建设配置,严格冷链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规范疫苗的储存与运输,确保疫苗质量。 七、加强建设管理,改善服务环境条件 (一)推进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按照《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卫生院必须建成规范预防接种门诊,促进江口镇中心卫生院(金宝社区)、得胜镇中心卫生院、土兴镇中心卫生院、澌滩乡卫生院、华严卫生院年内建成AAA级预防接种门诊,其他具备条件的单位加快推进AAA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已建AAA级预防接种门诊的单位要做好每2年市级复审工作。未按要求完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单位,要迅速完成规范建设。对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合格的A级、AA级规范门诊,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核评审,对未通过复核评审的要降级或取消预防接种门诊等级。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立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村级一般不设常年预防接种点,可由乡镇卫生院设立临时接种点,以便更好完成补充免疫或查漏补种及其它临时性预防接种任务。预防接种门诊按日(当场日、周)开放,每周至少开放一次,为儿童预防接种提供便捷服务。 加强犬伤门诊建设,原片区中心卫生院、江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规范化犬伤门诊,接受省级验收。 (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按照《四川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进乡镇(社区)预防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维护县域联网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互通共享接种信息,减少重卡率,提高数据质量,分析利用相关数据,为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大力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手机APP构建接种医生—儿童家长沟通信息渠道,方便儿童家长及时了解接种信息,实行网络咨询,获取接种知识。 (三)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落实分级培训工作制度。县疾控中心每年对全县疾控人员进行1-2次免疫规划知识培训,对乡镇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技术和疫苗相关知识培训。各乡镇对辖区内村级及本级从事疾控工作和预防接种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方案、“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预防接种服务安全、优质。 八、认真督查指导,严格监管考评问责 县疾控中心要对各乡镇、社区开展常规督查指导,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题督导检查,了解掌握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督导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划拨挂钩。对免疫规划工作存在严重进展质量问题、影响健康扶贫、造成恶劣后果等情形,将严肃问责追究。抄送: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8年3月12日 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bob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