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居民就业增收工程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根据《中共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委办公室 开·云官网关于印发〈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平昌委办〔2025〕8号)精神,为切实抓好居民就业增收工程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5—202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6200人以上,回引返乡下乡创业450人以上,助力企业招引产业工人500名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700人次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不少于3000人;到2027年建成社区巾帼工坊2家,提供妇女就业岗位200个。
二、重点任务
(一)扩大就业岗位供给
1.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格局。聚焦"两个加快""五大跨越式突破"战略部署,服务"3+2+3"主导产业17个细分赛道融圈建链需求,重点扶持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加大就业带动型项目储备实施力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着力打造多维度就业增长极。建立健全财政、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与就业协同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容互促共进。(责任单位:县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部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
2.强化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扶持政策体系,优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政策兑现流程,确保惠企政策精准高效落地。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全面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实施稳岗扩岗激励措施,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给予专项补贴。(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动态更新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组建专业化人社服务队伍,开展"岗位开发-技能培训-精准输送"全链条服务,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培育计划。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年度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场次以上,力争实现企业招工5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部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平昌经开区)
(二)强化职业技能体系建设
4.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产业升级需求优化培训体系,纵深推进"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完善"群众点单-人社派单-学校接单-就业订单-全程管单"五单式培训机制。重点加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年度完成重点群体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700人次。(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5.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巴山牛管家""巴山茶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名录,完善品牌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积极参与省级劳务品牌创建活动,力争2027年前成功创建省级劳务品牌1个、市级品牌2个。加强劳务品牌专项技能培训,年均开展定向培训1000人次以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商务局)
(三)聚焦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6.实施青年就业促进计划。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扎实推进"青聚巴中·宜创宜业"工程,年度开发事业单位岗位200个以上,招募"三支一扶"及西部志愿者15人以上。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年度就业见习规模稳定在130人以上,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
7.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深化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跨部门用工对接协调机制,年度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吸纳本地劳动力1000人以上,劳务报酬占比不低于10%。实施"雁归兴巴"返乡创业促进工程,年度新增返乡创业4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邮储银行开云体育足球官网支行)
8.完善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年度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000个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退役军人就业护航行动,建立"培训-就业-创业"全流程服务体系。创新女性灵活就业模式,2027年前建成社区巾帼工坊2个,新增妇女就业岗位200个。(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委社工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残联、县妇联)
(四)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9.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确保劳动者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0.深化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和国企(政府)项目欠薪问题整治,深入实施“开工第一讲”“挂联共建”制度,加强项目立项审批、用工管理、人工费拨付全过程动态监管,推动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全面落实,人工费按月足额拨付,实现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执行率百分之百,健全完善举报投诉、动态监管、信用惩戒等机制,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布和拖欠农民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联合惩戒,强化行刑衔接,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扎实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整治超时加班、就业歧视、非法职介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营造和谐规范的劳动用工环境。(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国资局)
11.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形势研判和风险监测预警,加强仲裁院智能化建设和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调裁审衔接,做好裁审信息比对,促进裁审统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当期结案率达9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县工商联)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居民就业增收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股,负责日常统筹调度、信息汇总和督查督办工作。
(二)压实协同推进责任。明确各成员单位为责任主体,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季评估"工作机制,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政策落实机制。构建"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工作体系,实行台账管理、挂图作战,确保就业优先政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帮扶计划等11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三)构建多维宣传矩阵。整合融媒体中心、政务新媒体等平台资源,开设"就业惠民在行动"专题专栏,通过政策宣讲解读、典型案例推广、服务流程公示等形式,开展"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政策宣讲活动。全年计划组织专题报道30期,编发政策指南5万册,培树就业创业典型20个,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