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足球官网财政局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量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
(一)资产负债情况
1.资产总额631.16亿元,较2022年581.41亿元增加49.75亿元,增长8.56%。
2.负债总额150.13亿元,较2022年173.58亿元减少23.45亿元,下降13.51%。
3.净资产481.03亿元,较2022年407.83增加73.2亿元,增长17.95%。
(二)资产分布情况
国有资产总额631.16万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192.96亿元,占比30.5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438.20亿元,占比69.43%。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办法,建立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相挂钩的制度约束机制,探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推动建立党政机关执法执勤用车和事业单位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管理长效机制。
(二)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年度报告和月报工作;建立资产信息卡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基础;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三)摸清资产底数建立国有资产台账。按照“摸清家底,分类锁定”和“应清尽清,应统尽统”的原则,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土地、房屋建筑物、设备和家具用具、在建工程、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清理,建立了国有资产分类明细台账和闲置资产台账。准确掌握国有资产规模、分布和结构,为盘活国有资产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盘活低效闲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预算约束推动开放共享。落实调剂优先的配置原则,实现资产跨单位、跨部门调剂共享,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聚焦重点领域,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聚焦重点区域,推动全县重大建设项目,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创新盘活利用方式,探索将闲置资产委托资产运营公司或者相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国有资产效能。
(五)以财会监督为契机规范管理行为。贯彻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安排部署,组织全县各部门(单位)扎实开展资产管理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2022年以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县自查和省财政厅复查均未发现重大问题,涉及的一般性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动资产入账核算,按照“谁承担管理管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将清理的未入账各项资产分类登记入账,强化资产会计核算管理。推进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资产盘盈、盘亏和资产挂账等事项,做到资产账实、账账、账表相符。推行各单位全面使用资产条码化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加大分类盘活力度。锚定“活金融、强国资,大国企,好财政”目标,遵循“全面覆盖、统筹集能、激励约束”的原则,采取市场处置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用途调整一批、债权抵偿一批、运营盘活一批,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国有资产进行盘活利用,有效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资产绩效管理。落实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发挥绩效评价的向导作用。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资产体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部分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不断促进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