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开·云官网 > 重大民生信息 > 监测预警

7月份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2025-07-07 09:37
 来源: 开云体育足球官网应急管理局

近期,县安办组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教育科技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播体育旅游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等部门,对7月全县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进行了会商研判,形成了《7月份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一、6月份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

(一)自然灾害发生情况。6月发布3期气象预警信息,有效缓解了前段时间的干旱灾情。根据气象、水利、地灾等预警信息,按照“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的工作要求,累计避险转移群众8476人次。

(二)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6月,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接处警307起,受伤4人,财产损失3.6万元。消防接处警106起,其中火灾扑救30起,无人员伤亡。

二、7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据县气象局预测,7月平均气温27.5~28℃,较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7月总降水量160~180mm,较常年偏少1~2成。

月内主要天气过程为:1~3日,多云间阴为主,多阵雨;7~8日,中雨,局部大雨;11~13日,阵雨;16~18日,阵雨;21~23日,大雨,局部暴雨;27~29日,大雨,部分地方暴雨。

三、7月份主要致灾因子(灾种)

根据气象数据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我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较高,主要致灾因子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需重点防范。

(一)地质灾害。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总降水量160~180mm,虽然较常年偏少1~2成,但降水时间段长、短时降雨量大,极易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重点关注靠山靠崖、临沟临坎的山地丘陵有人居住区,在建公路、水利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以及在建工程营地等。

(二)洪涝灾害。根据巴中水文监测历史同期资料,结合气象降水趋势预测分析:预计7月份县内干流可能发生1~2次洪水过程,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概率较低。但应该密切关注短时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涝灾害。

三、7月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综合分析

综合研判认为,7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暑假期间,人员聚集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旅游景区景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上升。进入汛期后,雷电、大风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增多,需加强防范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局地风雹灾害和各类次生灾害,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和避险提示,积极做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

(一)地质灾害防范。7月份,降雨时间增多,特别是旱涝急转易引发地质灾害;工程项目和生活用房选址不当,可能因连续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6·24”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垮塌事故教训,加强道路交通工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果断采取避让措施;按照“管行业必管地灾”要求,工程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应加强监管和落实防灾措施,严密防范地质灾害;要强化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刚性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转移避让。

(二)洪涝灾害防范。各级各部门需注意局部暴雨引发的区域性暴雨洪水、内涝以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各种次生灾害,并做好洪水防御准备工作,强化预案演练,配齐抢险应急救灾物资,加强与专业救援队伍的有效衔接,提前预置救援力量,确保科学、有序、高效应对处置各类汛期险情灾情。水利部门要密切监视雨水汛情,准确掌握区域周边、流域上下游信息,及时与气象、水文、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及周边区域会商研判天气变化和灾害发展趋势,科学确定预警指标,精准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暴雨区、中心城区、河流等区域“点对点”预警提示,打好转移避险“提前战”。

(三)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农村地区“五小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拖拉机)等车辆违法超员易发多发,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的车辆,交通事故风险增大;偏远地区工程施工车辆,上下班途中超速、超载、超员,车辆机械故障,操作不当“带病”运行,车辆侧翻追尾等风险增大;暑假学生户外活动、群众旅游增加,旅游景区和热点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加大;汛期雷电、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对车辆安全行驶带来不利影响;高温天气下车辆爆胎、自燃等事故易发,驾驶人易出现情绪烦躁、乏力等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特点,针对重点时段、路段,增强警力部署,加大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全面清查急弯、陡坡、交叉路口等路段的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及时修复、加设相应警示标志和减速装置,充分发挥“两站两员”的作用,加强农村地区重要地点和路段查控力量,严把出村出镇主要关口,以农村“五小车辆”为重点,严格落实“一超联惩”措施,深化轻型货车“大吨小标”治理和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及时劝导、查纠各类违法行为;督促道路运输、物流园区、客货运场站、机动车维修厂、报废机动车回收等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深入田间地头、客货运场站等地点,通过以案说法、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播放安全警示片等形式,面对面宣讲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强化气象、防汛、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恶劣气候条件下预警互通机制,及时掌握气象变化信息,及时推送恶劣天气的道路交通预警信息。

(四)防溺水风险防范。夏季天气炎热,室外游泳、钓鱼、水上娱乐等涉水活动大幅增加,溺水事故易发多发;暑假学生私自到河、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戏水、游泳、捉鱼捞虾等行为增多,溺水风险高。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河道、塘库等的安全巡查,增设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警示标志等,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作用,及时劝导不安全的亲水露营、野外游泳、戏水、垂钓等活动,加强对游泳池和游船、水上游乐设施等场所、设施安全专项检查,督促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学校持续加强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督促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准”,重点提醒家长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监护,对孩子行踪要做到“四知道”。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确保学生校外安全。

(五)消防安全防范。夏季气温高,居民住宅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空调等制冷设备频繁使用,超负荷运转易引发电气火灾;为满足下半年市场需求,厂房、库房货物囤积,堆码不规范,消防隐患增多。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经营单位、场所加强电器设备设施、供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及时更换和维修老化、破损的线路;规范厂房、库房货物堆码,严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强化消防设施、器材管理,深入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问题隐患,防范火灾事故发生。加强电气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居民和企业的电气安全宣传教育,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强化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及自建房、群租房等重点场所的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宣传《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安全用火用电、及时清理可燃杂物、按规定充电停放电动车,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六)建筑施工安全防范。7月份,是强对流天气、雷电高发期,建筑施工场地空旷,施工人员、塔吊、脚手架等易成为雷击目标;大风易导致塔吊、升降机、脚手架、临时构筑物等倾倒、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高温下,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违章行为增多,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风险上升;强降雨易导致施工现场积水,建(构)筑物基础长期浸泡可能危及建筑物稳定,易引发事故。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雷电防护知识教育,施工现场的塔吊、脚手架、建筑物等应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维护;做好班前安全教育,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遇有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严控露天攀登、起重、高处等作业,加强临时建(构)筑附着物的防风加固和用电安全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完善排水设施,合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设置挡水墙、截水沟,配备排水设备,及时排除基坑积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到位;针对恶劣天气、高温作业等开展专项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高温天气会加速危险化学品挥发,储罐、管道等设备设施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增加;连续降雨,湿度增加,金属钠、电石等化学品遇水或受潮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未对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开展风险分析,未落实作业审批、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缺少监护,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储罐、装置等设备的安全巡检,杜绝泄漏,保障工作状态良好;保证危化品存储设施通风干燥;监督企业严格执行特殊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开展作业危害分析,严格工程外包安全管理、资质审查;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杜绝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八)商贸流通安全防范。商超、酒店、餐馆、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空调和冷风机等大功率频繁开停,超负荷运行、散热不良等问题易引发电气火灾;小商品市场、集散市场,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货物随意摆放,遮挡消防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占用“生命通道”,易形成消防安全隐患。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组织专业人员对用电设备、电气线路,特别是临时用电线路进行检查,严禁私拉乱接,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绝缘失效线路;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检,严禁货物、杂物占用消防通道,遮挡消防栓、灭火器材及疏散指示标识,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指示标志醒目。

(九)文旅安全防范。连续强降雨可能引发景区山体垮塌和浮石坠落等事故;避暑纳凉、划船、漂流、潜水、游泳等涉水活动,未听从专业人员引导,可能会发生溺水等事故。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督促文旅企业对景区灾害点进行隐患排查和加固,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优化游览线路,避开景区灾害点;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动,依据预警信息,动态调整景区开放策略;引导游客接受救生员、教练的安全培训教育,听从专业指导,不擅自调整防护设施设备(漂流筏绳索、救生服等),不偏离指定路线,不进入禁行区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bob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