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暨国庆期间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近日,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等部门,对10月全县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进行了会商研判,形成了《10月份全县灾害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一、9月份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
(一)自然灾害发生情况。8月4日以来,全县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69%,特别是8月下旬以来,县气象局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气温最高值达43.8℃,此轮高温晴热天气过程气温持续异常偏高、光照强烈、连续无降雨时间长,田间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剧烈,农业干旱灾害突出。经统计,全县干旱受灾人口29468人,需饮水困难救助人口6335人,受灾农作物面积250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736.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50万元。
(二)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9月未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二、10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据县气象局预测,10月平均气温17℃~18℃,较常年正常;10月总降水量100~120mm,较常年偏多1~2成。
10月主要天气过程:6日阵雨;12~14日小到中雨;28~29日中雨,局部大雨。
三、10月份主要致灾因子(灾种)
根据气象数据和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显示,我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中等,主要致灾因子为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险和道路安全,需重点防范。
(一)地质灾害。今年秋雨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月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加之前期持续干旱,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发生可能性较大。需重点关注的防范对象为靠山靠崖、临沟临坎的山地丘陵有人居住区,在建公路、铁路、水利、大型深基坑(边坡)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以及在建工程营地等。
(二)洪涝灾害。据气象信息,10月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2成,结合前期土壤状况及河道水势现状,经与省水文中心、下游达州水文中心联合会商,巴中水文中心综合预测分析:预计10月辖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一次小洪水过程,发生超警戒洪水的可能性较小。
(三)森林火险。10月气温较常年正常,森林防灭火整体风险一般,但国庆旅游人数增多,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增加,同时10月也是雨季向干季转换的关键时期,全县范围内旅游景区、国有林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等地区存在森林火灾火险隐患。
(四)道路安全。10月国庆7天长假,出行需求集中释放,车辆人流将迎来高峰,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压力较为突出;局地小气候引发的短时强降雨等风险因素增多,随之诱发的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各领域威胁也不断加剧,多重风险相互叠加,安全生产风险较高。
四、10月自然灾害及安全风险综合分析
(一)地质灾害防范。据气象预测,10月为秋雨秋汛时期,区域性持续强降雨较多,甚至出现旱涝急转的现象,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建工程不当开挖、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引发工程地质灾害。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刚性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转移避让。按照“管行业必管地灾”要求,在建工程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应加强监管和防灾措施落实,严密防范在建工程领域地质灾害。
(二)洪涝灾害防范。注意局部暴雨引发的区域性暴雨洪水、内涝以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各种次生灾害,并做好洪水防御准备工作。密切监视雨水汛情,准确掌握区域周边、流域上下游信息,强化短临预报预警,落实预警“叫应”闭环管理,精准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在建工程、中小河流等区域“点对点”预警提示,打好转移避险“提前战”。加强水库、山洪灾害、在建工程巡查排查,防止注意旱涝急转引起崩岸、垮塌等风险。提前抗旱蓄水,充分利用降雨有利时机,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同时加强农业抗旱指导工作。
(三)文旅安全防范。国庆节期间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娱乐场所、网红打卡点、各类场馆等地人流量大、易出现踩踏事故,安全风险增大。大型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缺乏安全监管,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游客安全告知不到位,路边临时摊位增多,人流车流混杂,驾驶员分心、超速驾驶、应急处置不当易导致事故发生,现场救援设施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易导致伤亡扩大,安全风险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等易引发安全事故。应急准备不充分、应急预案缺乏、应急装备缺失、应急培训和演练走过场易导致事故扩大,安全风险高。文广体旅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及时发布各级预警信息。加强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刚性执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游客主动转移避让。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警示教育,对涉森林景区(林缘)生产作业施工、旅游、观光、露营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在入山口和林区人员密集地方,推广使用森林防火语音播放器,全面提升社会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强化巡山护林,加大巡查力度、频次,强化对涉森林景区、旅游营地等重要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把守看管、监督检查。
(四)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国庆期间道路车流量剧增,车辆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追尾、擦挂等,安全风险增大。秋收季节,农用车使用频繁,农用车超载、违规搭人、疲劳驾驶等现象易反弹,加之农村地区临崖临坎临水和坡陡弯急路段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传递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和道路隐患排查。加强客货运输企业、车站等行业检查和路面执法力度。
(五)消防及森林火险安全防范。国庆期间群众外出未断电断气,居家未做到人走火熄、电断气关,室内电瓶车充电或停放,室内聚餐庆祝时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易引发家庭火灾。各类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餐饮娱乐场所、节庆活动现场等人流量大、人员密集,可燃易燃物多,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电动汽车违规充放电、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漏电短路过载保护缺失或失效、设备和线路老化等易引发电气火灾。仓储物流行业库存周转量激增,货物混合堆存、超量堆存、违规存储等现象可能反弹,加之部分厂房、仓库及私自变更为仓库的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设备失效,易发生火灾事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通易导致灾损扩大。要加强宣传教育,采用灵活多种方式开展防火宣传。强化巡山护林,加大巡查力度、频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火险预警信息,做到有火必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六)工矿商贸安全防范。10月,建材行业处于产销旺季,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检维修作业未遵守停机、断电、挂牌等规定,检维修后未及时恢复安全设施等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安全风险高。气候日渐干燥,人体和设备易积聚静电,涉金属打磨、木材切割、粮食加工等企业防尘防静电措施落实不到位、动火作业不规范等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安全风险高。要密切关注暴雨、雷电、大风等天气预警预报,督促辖区内露天矿山落实汛期“三查”工作,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及时清理疏浚截排洪设施,严防暴雨引发次生灾害事故。
(七)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危化企业需严格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保养,规范投入使用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阻火器等安全附件;对需更改的工艺安全连锁指标要认真履行变更手续,严禁未经审批直接摘除安全连锁;强化设备、法兰、阀门、管线的老旧装置排查和安全隐患治理,严禁盲目延长装置大修周期,严禁设备设施长期带“病”运行,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应急、经信等部门要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降温、通风、防潮和防汛等安全管控措施,加强检维修、特殊作业安全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